公共教学部党总支开展 “党建引领铸魂育人 作风建设赋能发展”融合教育培训

作者:公共教学部 时间:2025-04-02 点击数:


2025年3月28日至30日,云南艺术学院公共教学部党总支开展了为期三天的“党建引领铸魂育人、作风建设赋能发展”融合教育培训。

本次融合教育培训的目的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学习宣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深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及革命传统教育,推动党史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改革发展的责任担当,促进红色教育入脑入心入行,帮助广大干部教师不断提高思想认识和政治站位,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从而达到理想信念更加坚定,思想行动高度统一的目的。

围绕“党建引领铸魂育人 作风建设赋能发展”的主题,本次活动做了充分的前期准备,并安排了形式多样又效果显著的教育培训活动。

在唱国歌、授班旗的开班仪式上,公共教学部党总支书记张雁鹏同志做了鼓舞人心的动员发言,并就政治理论学习融合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开展了主题党课学习,党课中重点强调了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重要性和具体要求,要求全体学员在教育培训和日常工作中不断改进工作作风,以作风建设赋能高质量发展。

    下午,学员们来到思普革命纪念馆开展红色文化教育。在这里学员们了解到这片革命老区热土上“红色思普 星耀边疆”光辉历史,学习早期革命者的不怕牺牲、前赴后继的斗争精神和奉献精神。为了激发干事创业的工作热情、提升为国为民的党性修养,全体党员同志开展了“重温入党誓词”组织生活。

重温入党誓词是增强党员意识、锤炼党性修养的重要形式,是强化对党的坚定信念和为党的事业奋斗终身决心的重要形式,也是激励党员同志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基层党组织发挥战斗堡垒作用的重要形式,也是本次“党建引领铸魂育人”主题的重要体现

随后,全体教育培训学员来到了普洱的民族团结园。这里被称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全省首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基地里面树立“新中国民族团结第一碑”“新中国民族工作第一碑”的民族团结誓词碑

2024年9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给普洱民族团结誓词碑盟誓代表后代的回信指出:“各族人民都要把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牢记心间、融入血液”。学员们钦佩于新中国民族工作者灵活有效的工作方式和严谨务实的工作作风,同时也为各民族之间不断增进多角度理解、增加多层次融合、实现石榴籽般紧密团结的现状感到自豪。

为了加强党总支政治理论学习的深度,引导教职工特别是党员教师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公共教学部党总支3月29日特别邀请中共普洱市委党校张文然副教授做题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行动纲领——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专题辅导。张文然老师分析了党和国家在全面深化改革、建设中国式现代化方面的大政方针,让学员们对于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推动教育教学和课程改革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学员们在随后的交流研讨环节,围绕主题,结合工作实际,对教育教学助力学科专业发展,开展了深入广泛的学习交流和教学研讨活动。交流研讨中,学员们普遍关心如何将党建引领和作风建设与部门发展、教育改革、课程建设、科研发展、评价机制和职称评审等具体工作紧密融合的问题。

    普洱拥有非常丰富的文化资源,这些文化资源的现代融合、市场融合、产教融合、文艺融合都非常重要。为了实地调研当地文化资源和文旅融合建设现状,为公共教学部教育教学、科研创作提供文化资源和思政案例,3月29日下午学员们参观了磨黑古镇著名表演艺术家杨丽坤故居、茶马古道文化重镇那柯里文创小镇和三家村茶马古道驿站。

本次“党建引领铸魂育人、作风建设赋能发展”融合教育培训的顺利开展,是公共教学部促进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推进“党建+思政+业务”工作模式的生动实践。公共教学部始终坚持“以美育人 以文化人”的铸魂育人理念,始终坚持在通识文化课程教育教学中积极融入云南优秀文化资源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案例,始终坚持在科研创作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和云南特色文化思政元素。通过本次教育培训,党员、教师政治理论水平显著提升,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工作思路更加清晰,作风建设意识显著增强,团队组织凝聚力进一步提高。公共教学部将始终坚持立德树人教育理念,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持续开展理念创新、课堂重构、实践拓展等领域的全面改革,为云南艺术学院高质量发展贡献公共教学部的力量。




                                                                                                                                                                                                        

                                                                                                                       图片来源:公共教学部

                                                                                                         

                                                                                                                       作者及初审:陈细义


                                                                                                                       二审二校:徐应明


                                                                                                                       三审三校:张雁鹏






办公地点:呈贡校区公共教学楼B区1楼        联系电话:0871-65937465

版权所有© 云南艺术学院    滇ICP备05001258号